查看原文

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。近年来,陵水坚决贯彻落实省委、省政府有关生态环境部署要求,将“生态立县”放在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,把保护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作为“国之大者”,全力抓好各项污染防治措施落实,扎实推进国家督察反馈问题整改,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,让天蓝地绿水秀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。

陵水红树林湿地公园位于陵水新村、黎安两大潟湖,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生态资源,是天然良港和众多海洋生物的栖息乐园,被形象地称为陵水“双眸”。过去因海水养殖业和渔排养殖、岸边养殖尾水、生活污水的无序排入,曾一度给新村潟湖、黎安潟湖生态环境造成污染。 

“为了降低生态补偿对居民和周边村民生态环境的生产生活的影响,我们还实施了退塘还林还湿生态补偿制度,每年以每亩补偿1000块钱,连续补偿20年,每三年递增10%的生态补偿金,由县政府来进行发放,同时还把周边的村民吸入到我们的巡护队伍里来。”县林业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室主任王夏颖说。

陵水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,借助国家和省里一系列生态建设的政策规定,实施生态补偿、转产转型,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;借鉴和对照国内外湿地建设保护的要求,坚持“宜林则林、宜滩则滩”的原则,科学实施还林还湿生态修复;县政府还深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,打造陵水红树林湿地碳汇项目。近年来,县政府已累计退塘1万余亩,共完成生态修复1万余亩,种植红树林六千余亩。潟湖问题整改取得明显成效,水质得到明显改善,生态环境明显变好。生态环境得到成功修复促进了陵水生态环境的发展,为打赢“六水共治”攻坚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。

王夏颖告诉记者,“我们现在也一直在对周边村民和游客做一些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,每天巡护队伍也会加强对保护区的日常巡护,如果发现村民或者是游客对生态有破坏的行为,我们都会进行制止还有驱离,我们还是会加强这一块的管理。”


陵水坚定不移走生态立县、绿色发展道路,守住“生态环境只能更好,不能变差”的底线。让“珍珠海岸,美丽陵水”的底色更加靓丽。